在荆门,文化以新的方式“活着”。近年来,荆门不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,不断探索“文化+创意+产业”融合之路,让文化以更贴心的方式走进生活。
什么样的事物才能代表一座城市?
是陶器中热气腾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郭店楚简上刻着的哲学图像,还是曲家岭遗址出土的彩陶……
随着“给城市的礼物”成为新的流行词,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创意设计师、社区工作者和文旅机构开始用创意重新诠释荆门的城市行为。它们将本土符号、历史记忆融入当代设计,将“文化认同”变成一种“文化消费”,让城市的温暖和故事被“带回家”。
用创意为笔,描绘独特的行为打造城市活力,探索“文化+产业+生活”新路径。在荆门,这项技艺也正在逐步展开。
从文物到文化创造:让历史“活”起来
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陈亮是荆门人。品牌设计是他的专业,文创设计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和使命感。
“几年前,我看到一套‘美丽中国’的城市字体设计,每个省份都有独特的字体,我心想:其他城市都能有文创活动,荆门为什么不能呢?”陈亮回忆道,“作为荆门本土的设计师,我也希望能做出一份贡献。”
图为冰箱贴上荆门手绘的地图。九鱼文化创造赋予
2019年春节前夕,陈亮和他的团队推出了《魅力荆门城市地名字体设计》,并将其制作成小册子,作为送给家乡的新年礼物。在他看来,这个设计是酝酿已久
随后几年,陈亮陆续推出《二十四节气·二十四荆门城市插画》、《魅力荆门美食印象系列字体设计原创插画》等作品。这些作品最初以小册子的形式呈现。他意识到:“这种设计形式还不足以让荆门文化被更多人认识和利用。作为一名设计师,我希望能够推动这座城市的发展,开始传播文化。”
2024年,他创作了第一个文创产品——诚实荆门·荆门西站金属纪念冰箱贴。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打磨稿子,然后联系厂家生产。整个过程花了大约半年的时间。陈亮回忆道:“我定制了500套,回来很着急,担心市场接受不了。”然而,所有的冰箱贴很快就卖完了。这次成功让他意识到荆门文化符号可以转化为送给这座城市的礼物。
陈亮和他的团队先后推出了“童心——邀请孩子们画荆门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:欢迎旅行、国电楚简等”系列活动。
图为香山先生漫游荆门系列冰箱贴的设计稿。九鱼文化创造赋予
紧接着,系列剧《Mr. 《香山行荆门》的灵感来源于南宋大儒陆九渊,他曾任荆门知县,整顿文政,方便商旅,减轻百姓负担,拆除“三门”,让商贾南北通行,市井繁荣。八百多年过去了,他的“香山心学”和对人的感情早已融入到了香山的精神行为之中。荆门。
陈亮成为这个历史人物用图像的语言吃饭:在他的笔下,“香山先生”不再只是古书中的一个名字,而是一位穿越时空的“老朋友”,行走在当下的荆门——他经历着对盛景山的回避。
在陈亮的工作室里,记者看到了一套即将推出的新品:一套结合马年设计的小马造型毛绒吊坠。吊坠上的图案融入了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车图案的元素。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是陈亮对荆门文化的理解和表达。
自陈亮首款文创产品推出以来,其品牌先后与荆门博物馆文创店、荆门非遗民俗文化体验中心等地合作,让荆门的诸多元素走进了游客的视野。
从娱乐到慈善:让文化“更近”
月亮湾夺道区白庙街道社区位于荆门石化区内。社区居民中不乏书画高手。
每天早上,80岁的陈顺高都会步行到月亮湾社区的书画工作室。他动作并不快,但注意力却一如既往,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缓缓舞动。去年重阳节前,他与文化界、创意工作室的书法爱好者创作了近百把扇子,并出售给慈善机构。 “当我能够利用自己的技能为社区做一些事情时,我感到很满足。”陈顺高笑着说道。
因为2018年月亮湾社区成立,以“墨香月亮湾,来石化城”为特色,着力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“墨香文化”。经过六年的积累,社区书画团队不断需要成长。从几个基础书画爱好者起步,现已拥有数十人的稳定创作团队。墨香已成为一张独特的社区名片。
图为月亮湾社区居民绘制文创产品。月亮湾社区文创工作室主办
2024年10月,月亮湾社区迈出了创新的一步,成立了荆门市首家公益文化创意工作室,打造了“墨象+文创”的社区创新模式。陈泽宇是一家文创工作室的工作人员。他笑称自己是“文创爱好者”,每次出差都会带回各地的文创产品。他说:“社区一直希望将书画大师的才华与社区的资源结合起来,让传统文化不仅能被欣赏,还能‘走进生活’,同时凝聚居民的力量,让文化真正服务社区、服务生活。”
工作室购买相框、纸张等创作材料,挑选并组织志愿者、画家、书法家进行创作。去年,社区设计并生产了第一台磁铁冰箱,上面有书法作品。随即,这些文创产品在市博物馆、市图书馆等地销售。陈泽宇说:“在销售过程中,我们收到了很多反馈。一些孩子对传统文化感兴趣。当他们看到含有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时,表现出很大的热情。”
图为月亮湾文创工作室设计的磁铁磁铁。月亮湾社区文创工作室主办
三年来,社区创作了数百件文创产品:手写喜帖、书法、d画桌、城市印象笔记本、纸居民、香包等工艺品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文化产品创意收益全部用于公益活动:慰问困难家庭、筹建公共设施、组织文化活动等。工作室在线下社区、城市博物馆设立公益销售点,并通过小红书等线上渠道进行销售,让文创产品不仅“好看”,而且“有用”。陈泽宇说:“文创产品不仅带来文化产品,还给居民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。”
从产品到市场:普及文化创意
文化创意产品被认为是连接文化资源和消费市场的重要桥梁,它不仅能改变文化属性,还能催生新的消费格局和产业链。
近年来,荆门市不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,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不断扩大“荆门好丽”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,推动全市旅游产品向产业化、品牌化方向发展。
今年6月,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正式成立,汇聚了旅游、文博、非遗、艺术、工艺美术、农业、动漫等领域众多企业。
“我们正在通过中外文化探索、资源共享、空间共享、成果共享,积极探索具有荆门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道路。价值
图为孩子们在阅览空间书店里购买了文化磁铁和创意冰箱。位于民主街历史文化区。徐洪杰 摄
截至目前,市文化和旅游局已举办两届“荆门好礼”旅游旅游产品大赛,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。两届大赛评选的252个文旅产品中,文创产品86个,占比34.1%。
“我们致力于将荆门历史文化、名胜古迹、国宝文物等文化元素融入到作品中,打造一批承载荆门文化、体现荆门特色、深受游客和市民喜爱的文旅产品。”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相关负责人表示,他们将不断丰富文创产品的价值内涵,进一步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继续扩大“荆门好丽”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,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品向产业化、品牌化方向发展。
在荆门,从设计师的手稿到社区居民的字画,再到市博物馆的磁铁、创意冰箱架,每件文创产品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、生活和精神,成为游客“坏记忆”中的荆门文化符号。